索引號: 001008003015001/2022-06770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宏觀經濟
                                    文 號: 溫政辦〔2022〕78號 閱讀版本:
                                    發布機構: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2-10-24
                                    索引號: 001008003015001/2022-06770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宏觀經濟
                                    文 號: 溫政辦〔2022〕78號
                                    閱讀版本:
                                    發布機構: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2-10-24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溫州市
                                    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2- 11- 15 11: 20 瀏覽次數: 來源: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字體:[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溫州市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溫州市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

                                    行動計劃(2023-2025)

                                    為進一步夯實產業強市基礎,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效推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新電商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和促進經濟復蘇的積極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全力打造“數字化改革先行市”為總目標,錨定“新電商新風口新賽道”,將發展新電商作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和引領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加強新電商經濟集聚區建設、生態體系構建、IP熱點+品牌打造和要素保障體系供給,完善綜合治理體系,著力打造溫州特色新電商經濟發展新高地,推動溫州成為國內國際新電商經濟領域最具發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二、主要目標

                                    到2023年,完成市級新電商經濟核心區規劃設計和一攬子政策出臺;建成縣(市、區)級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4個、新電商園區(基地)15個;引進知名新電商平臺、運營中心或孵化中心2個,10億級“頭部”新電商企業1家、“網紅”時尚國潮創意團隊3支;培育本地新電商平臺10個、新電商品牌50個、時尚國潮類自主IP20個、新電商從業人員2萬名;全市新電商成交額達到1500億元。

                                    到2025年,基本完成市級新電商經濟核心區招商、孵化和企業入駐等工作,累計實現成交額超500億元;建成縣(市、區)級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12個、新電商園區(基地)30個;引進知名新電商平臺、運營中心或孵化中心5個,10億級“頭部”新電商企業3家、“網紅”時尚國潮創意團隊10支;培育本地中小新電商平臺30個、新電商品牌100個、時尚國潮類自主IP50個、新電商從業人員5萬名;全市新電商成交額達到3000億元。

                                    三、重點工作

                                    (一)建設新電商經濟集聚區。

                                    1.建設市級新電商經濟核心區。堅持“政府引導、適度建設、資源整合”原則,科學劃定市級新電商經濟核心區四至范圍,合理規劃功能布局,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高起點、高質量快速推進核心區建設、招商、推介以及企業入駐等各項工作,打造供應鏈企業、平臺企業、互聯網金融機構、MCN機構、人才孵化、物流倉儲配送等高度集聚的市級新電商經濟核心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投資促進局)

                                    2.建設縣級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以各地產業集聚特色為基礎,加快推進“新電商”和“特色產業帶”深度融合,建設縣級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形成全市“一核多區”的新電商經濟發展格局。2023年,全市要啟動并建成4個以上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2025年前,各地要至少打造一個新電商經濟特色集聚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

                                    3.加快新電商產業園區(基地)建設。鼓勵建設集時尚國潮IP創意策劃、新電商企業集聚、新電商項目招引與孵化、供應鏈整合與選品展示、多媒體制作與數字化場景應用等多功能、多業態于一體的新電商園區(基地)。支持傳統電商園區進行軟硬件改造、迭代升級。鼓勵各地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電商園區(基地)。(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二)壯大新電商經濟生態體系。

                                    4.招引新電商企業。加強新電商產業培育與招引工作研究,完善新電商發展政策,加大對國內外“頭部”“腰部”新電商企業以及重大電商項目的招引力度,鼓勵落戶溫州設立區域總部、產業總部、品牌總部和獨立法人分支機構,支持建立本地服務團隊或區域運營中心,促進溫州新電商集聚發展。加大溫商回歸新電商項目招引力度,鼓勵在外從事電商創業的溫籍商人回鄉投資新電商項目。(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5.招引“網紅”時尚國潮IP產品創意團隊。緊密鏈接“網紅”時尚經濟,招引“網紅”時尚國潮IP產品創意團隊,塑造溫州時尚國潮IP品牌設計標桿,助推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充分整合時尚國潮項目與資金、產業鏈上下游、政策服務和空間載體等資源,為“網紅”時尚國潮IP產品創意團隊提供更加優質的發展平臺。(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6.支持新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新電商與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拓展產業互聯網業務,培育新電商品牌,實現轉型升級。鼓勵本地新電商品牌企業入駐新電商集聚區(含新電商核心區、集聚區和基地),助力打造“新溫貨”品牌,實現集聚發展。推動本土新電商小微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7.支持新電商服務業發展。支持新電商服務企業拓展培訓教育、營銷推廣、法律支持等業務模塊,提高綜合服務能力。鼓勵傳統電商服務企業向新電商領域迭代升級,創新開展供應鏈整合、多媒體制作、品牌策劃創意、直播帶貨等服務。支持本地電商服務企業積極獲取平臺官方認證授權服務商資質,提升我市新電商產業主體規模和能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8.鼓勵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加快新電商智能化、網絡化全渠道布局,支持企業應用數據孿生、AR、VR、元宇宙等新技術開發沉浸式數字消費場景,打造全方位、多場景、沉浸式消費體驗。學習借鑒杭州文三數字生活街區建設經驗,2023年前各地至少建成數字化應用場景1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9.打造新電商示范標桿。鼓勵電商企業在傳統電商模式的基礎上迭代升級,引導溫州電商在元宇宙、垂直電商、興趣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賽道、新領域多元化發展。每年培育新電商示范標桿企業10家。(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10.推動新電商供應鏈拓展。鼓勵新電商產業化發展,建立完備的集貨體系,打通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打造、線下網點和倉儲物流體系建設等產業鏈各環節。支持新電商市場主體建設新型產業帶,實現產業帶內部企業數據驅動、資源高效整合和項目聯動孵化。鼓勵企業建設一批集設計、生產、服務、管理、營銷全流程整合并形成特色品牌的供應鏈、選品中心和新型產業帶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11.擴大新電商城市影響。鼓勵各縣(市、區)、行業協會和企業辦好具有行業、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新電商主題活動(含線上線下專業展會、創業創新大賽、新電商峰會、新電商論壇、電商節慶活動、對外宣傳等),提升城市影響力。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加強新電商的宣傳推廣,營造發展新電商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三)打造新電商經濟IP熱點。

                                    12.打造“溫州制造IP+新電商品牌”。引導溫州傳統制造業向潮玩業轉型升級,加快生活家居類、潮玩飾品類和國風國潮類自主IP產品研發,塑造潮流類新電商品牌。鼓勵制造企業開展“工廠直播”,建設分類選品中心,提高線上銷售規模。全力爭取知名電商平臺銷售排行榜Top10的時尚國潮類IP電商企業落戶溫州。建立溫州系列“網紅”產品目錄庫,打響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附加值高、輻射帶動力強的新電商品牌。(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13.打造“溫州消費IP+新電商品牌”。推動新電商基地進駐大型商場,鼓勵店鋪開展“新電商+導購”活動,支持各大商圈開展各類“溫州消費熱點IP引爆”活動。鼓勵大型商超、綜合市場、專業市場、傳統電商基地等進行“新電商”云化改造,孵化一批特色街區成為新電商新消費標志性“打卡地”。推動溫州本地大型系列商貿活動開展“線下展銷、線上開播”運營模式。加快知名品牌總部和首店招引落地,推動品牌商與我市新電商企業深度合作。(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14.打造“溫州文旅IP+新電商品牌”。借助新電商運營模式,傳播永嘉學派、溫商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溫州標志性文旅IP,提升溫州文化軟實力。鼓勵全市有條件的景區、景區鎮、景區村,以及工業遺跡、特色生態園、游樂場等場所開展“直播+文旅”活動,通過直播導游等方式,打造“網紅”消費體驗場景,帶動我市文旅經濟、假日經濟發展。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品牌、農土特名品等傳承人和相關企業開展直播活動,實現“新溫貨”品牌轉型。(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四)健全要素保障體系。

                                    15.構建金融保障體系。針對“新電商新風口新賽道”,探索建立新電商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各類風險投資資金與新電商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引導銀行機構與新電商平臺企業合作,加大投貸聯動融資手段,優化融資擔保方式,提高信用方式的融資比例,創新新電商特色金融產品,推出“電商創業貸”等融資產品。推動保險機構創新研發適應新電商業務發展的新型險種。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16.健全人才引育體系。推動溫州本地企業與域外院校加強合作,創新“引育管”人才機制和“人才飛地”機制,招引域外院校(溫籍、非溫籍)新電商人才回溫、來溫創業。支持校企聯合開發新電商人才標準和教材課程體系,合作開展新電商職業技能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院校、協會、企業及社會培訓機構積極開展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申請備案工作。支持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設時尚國潮創意設計類專業,每年培育時尚國潮創意設計類人才500名以上。(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教育局,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在溫相關高校)

                                    17.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加大“頭部”物流配送企業招引力度,鼓勵落戶溫州建設區域物流總部、數字化云倉、運營中心和集散中心。培育本地快遞骨干企業,鼓勵承接本地新電商快遞業務。推進“快遞進村”,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支持建設縣級郵政快遞綜合服務分撥中心、農產品集中物流點、村級服務站點、基層服務網點。支持農產品電商前置倉建設,為農產品網上銷售提供設計、包裝、品牌等全方位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投資促進局、市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18.優化科技支撐體系。積極推動5G、元宇宙、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VR/AR/XR、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研發,引導高能級創新平臺主動深入新電商企業開展產業數字化精準服務,推動更多區塊鏈、VR/AR/XR等技術創新成果在新電商企業示范應用,提升新電商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新電商企業開發軟件服務系統,推動商貿主體向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

                                    19.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組建新電商研究智庫,開展新電商高質量發展規劃研究工作,定期發布新電商發展報告和研究成果。推動成立新電商產業聯盟,促進生態鏈上下游信息共享合作發展。支持建立新電商大數據運營監測統計體系,完善新電商企業跟蹤服務。支持行業協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企業在電商重點領域開展物流、支付、統計、供應鏈、誠信等方面標準研制及應用。(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0.助力農村新電商經濟快速發展。實施千名農播培育計劃,引育一批農村直播服務機構(MCN機構)、建設一批農播電商共享基地、培養一批網紅帶貨達人、整合一批供應鏈、孵化一批網紅爆款產品。打造農播電商服務平臺,建設市級農播電商孵化中心,創建縣域農播電商共享基地,引導農業企業開設直播間,形成覆蓋全市的農播矩陣。延伸農播產業鏈條,建設農播電商標準化基地,支持網紅農產品研發,拓寬“直播+農旅”、“直播+農業展會”等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溫州海經區、溫州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五)完善綜合治理體系。

                                    21.創新政府服務管理體系。構建包容審慎監管環境,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門檻,完善跨界產品和服務審批制度,探索擴大免罰清單等容錯監管方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新電商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創建活動。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完善監管制度和標準,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新電商經濟的監測監管。(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委網信辦、市財政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稅務局)

                                    22.構建社會共同治理體系。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強化政策聯動,探索建立案件會商和聯合執法、聯合懲戒機制。鼓勵電商行業組織參與行業治理,牽頭制定團體標準、行業自律公約。建立新電商“白名單”和負面清單制度,拓寬更加完善、便捷的新電商違法違規行為投訴舉報渠道。支持第三方機構與新電商企業深度交流合作,助力企業合規經營、依法納稅。(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委網信辦、市商務局、市稅務局)

                                    23.建立“誠信規范經營”認證機制。研究制訂新電商經濟發展規范指引,采取政府指導、協會組織、社會參與的方式,聯合整治行業生態亂象。開展“誠信規范經營”評選認證,樹立行業標桿,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開展“綠色直播間”創建活動,在全市范圍內引導培育一批省級、市級“綠色直播間”,形成以點帶面的示范引領效應。(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委網信辦、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商務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溫州市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全市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建立定期會商、協調推進機制,健全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合力推動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各地負責本轄區新電商經濟建設工作,對照成立工作專班,制定落實方案,進一步細化建設任務,按步驟、分階段推進實施。

                                    (二)健全政策體系。完善新電商發展政策,支持新電商新業態發展。充分發揮產業扶持政策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對發展績效好、影響力大、示范效應強、行業帶動作用明顯的新電商新業態企業給予全方位支持。

                                    (三)加快推進落實。各地要高度重視新電商經濟工作,制定具體工作方案,主動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和示范工程,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要及時協調解決新電商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新電商經濟發展環境。

                                    (四)完善統計監測。建立健全新電商經濟統計監測分析系統,科學制定統計指標體系,創新統計方法和統計手段,及時全面反映全市新電商經濟發展狀況,定期發布新電商經濟統計報告。

                                    (五)注重氛圍營造。積極籌備舉辦新電商發展高峰論壇、資源精準對接、節慶賽事、系列展會等活動,大力宣傳優質新電商企業、新電商品牌,推廣標桿案例,增強全社會對新電商工作的認可度和參與度,營造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附件:1.溫州市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doc

                                    2. 溫州市促進新電商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任務清單.doc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載]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0
                                    荔枝视频成人A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