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政務公開?>?新聞發布會
                                    索引號
                                    組配分類
                                    發布機構
                                    生成日期 2022-12-22
                                    公開方式
                                    溫州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 2022- 12- 22 17: 57 瀏覽次數: 來源: 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字體:[ ]

                                    一、發布主題

                                    構建民政服務體系 擦亮民生共富底色

                                    二、發布時間

                                    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15:00

                                    三、發布地點

                                    市政府主樓14樓3號會議室

                                    四、發布人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正武

                                    市民政局副局長  曹丹艷

                                    五、主持人

                                    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  陳懷沙

                                    六、主要議程

                                    1.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正武介紹有關情況;

                                    2.與會記者提問。

                                    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當前,溫州正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市域樣板,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全市各領域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有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正武,市民政局副局長曹丹艷,請他們圍繞“構建民政服務體系 擦亮民生共富底色”這個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們先請胡正武局長做介紹。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正武: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近年來,全市民政部門準確把握“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總體要求,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關于推進共同富裕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解決困難群眾、“一老一小”急難愁盼問題,探索構建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推進老年友好城市建設,積極構建新型慈善體系,施行《溫州市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關于進一步幫扶特殊群體推進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共富政策,高水平打造“頤養溫州”“真愛到家”“大愛溫州”等特色民生品牌,在推動我市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樣板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聚力“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改革”,織密“真愛到家”民生保障網。一是強化兜底保障工作。不斷健全完善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圍繞困難群眾等12類特殊群體,協同制定了《關于聚焦共同富裕進一步關懷幫扶弱勢群體的若干政策意見》,進一步完善我市困難群眾“部分收入免計”等政策,通過“免費發放就業培訓券”激發困難群眾就業創業的積極性。實行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全市年低保標準達到12420元,增長幅度達到16.81%,發放民政救助資金10.18億元,著力保障我市14.09萬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二是啟動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集成改革工作。聚焦“眾扶、促強、共富”核心內容,出臺《關于推進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集成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個制度文件,明確共富背景下的低收入家庭范圍,清單式列出31項共性幫扶政策舉措。線上貫通“浙有眾扶”、市利民補助“一鍵達”等幫扶救助類應用,創新打造“綜合幫扶在線”應用,實現“精準畫像”低收入家庭“智能匹配”幫扶物資“一戶一策”落實幫扶舉措。三是推動縣鄉級“助聯體”建設。以“真愛到家助聯體”為載體,統籌聯動政府、市場、社會等救助幫扶資源,整合慈善、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斷創新“物質+服務”模式,提升溫暖救助水平,為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創業扶持、適老化改造、青少年扶志、醫療巡診等專項服務。目前,我市縣級助聯體已實現全覆蓋,建成鄉鎮級“助聯體”99個,村居(社區)助聯體服務點1076個。

                                    二、描繪“頤養溫州”幸福圖景,穩步推進老年友好城市建設。一是強化養老服務體系頂層設計。頒布首部居家養老地方性法規《溫州市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條例》;率先全省出臺《關于高水平建設老年友好城市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政策;先后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醫養康養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文件強化養老服務體系設計。二是抓實養老民生實事工作推進。全市新增936張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新增持證養老護理員1187人,建成12個智慧養老院,191家鎮(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無感服務智能終端,為2000戶高齡獨居失能老年人家庭安裝居家安全守護監測設備,累計打造600余家老年食堂,日均服務2.28萬人次,打造110家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及60個農村老人活動中心。三是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每萬老年人口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數達32人,護理型床位占機構床位數達56%以上;完成全市168萬名老年人自理能力篩查和11.5萬名老年人專業能力評估;打造“幸福頤養”超市,平臺在冊老人3.38萬人,已為1.8萬人提供近3.8萬小時養老服務。

                                    三、匯聚“大愛溫州”慈善合力,積極構建新型慈善體系。一是聚焦服務民生大局?;貞щy群眾的需求,近五年接收社會捐贈款物34.3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260萬人次。募集疫情防控資金2.51億元,防護服、口罩等物資350.28萬件。募集2600萬元設立“慈善醫療救助共富基金”,助力解決困難群眾和高額費用患者的救急難事項。設立2568.61萬元“鄰里食堂餐補”專項基金,支持全市537個鄰里食堂運營。二是聚焦現代慈善轉型。匯聚慈善資源下沉社區,成立185家鎮街公益慈善組織,1057個村居慈善工作站,148家社區“愛心驛站”和慈善超市,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引入新力量。開展互聯網募捐、線上扶貧產品義賣、直播帶貨等活動,促進慈善“線下”“線上”有機結合。創新“雙委托、雙受托” 架構,備案慈善信托16單,備案金額1377.5萬元。三是聚焦慈善文化建設?!按壬埔蝗站琛边B續開展24年,共籌集善款12.27億元。慈善地標“紅日亭”迎來50歲生日,“蘭小草”王玨15年匿名行善,10個單位、個人和項目獲得歷屆“中華慈善獎”,20個獲得第七屆“浙江慈善獎”,城市志愿者服務指數全國第二,浙江城市慈善發展指數全省第二。

                                    下步,全市民政部門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剛剛召開的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共同富裕重要內涵和戰略部署,以老年友好城市建設、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集成改革、現代社區建設、新型慈善體系打造等重點工作為主要抓手,答好新時代民政“共富卷”:

                                    一是全域推進老年友好城市建設。高水平構建“友好養老服務、友好健康支持、友好社會保障、友好空間環境、友好社會參與”五大友好體系,累計打造33個老年友好鎮街和150個老年友好村社,其中10個樣板鎮街和50個樣板村社。建設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75個、老年食堂不少于300家,實現老年食堂長效運營,試點縣域內老年食堂卡碼臉通用。加快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新增養老機構床位6000張,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800張以上。

                                    二是精細施策推進綜合幫扶集成改革。完善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X”政策,指導各地積極探索當地特色和優勢,發展專業化可持續服務項目。迭代升級“溫州市綜合幫扶在線”,完善“全面覆蓋+精準畫像”的動態數據庫和供需研判匹配流程,新增教育幫扶等第二批場景。完善縣級“助聯體”載體服務功能,實現鎮街級“助聯體”和城鄉社區服務點建設基本覆蓋。統籌推進就業幫扶、醫保紓困、產業幫扶、慈善幫扶,實施低收入家庭“1619”接續奮斗計劃。

                                    三是加快推進現代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配齊配強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實現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專職社區工作者達18人以上。加強社區服務資源、陣地、場景集聚,打造社區服務綜合體50個以上、居民會客廳30個、地方特色現代社區50個,策劃“一縣一主題、一月一活動”社區“鄰里節”活動。推進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試點、省級智慧社區試點、省級社會治理與服務創新實驗區、龍港新型城鎮化社區建設等工作,打造現代社區“溫州樣板”。

                                    四是全力打造“大愛溫州”現代新型慈善體系。貫徹落實《關于發揮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深入實施“慈善倍增、慈善促富、慈善惠民、慈善向陽、慈善文化”五大行動。推動慈善智慧化,推廣“慈善積分兌換”和“匯聚慈善力量”數字化應用場景,依托“浙里有善”實現社會慈善資源精準鏈接低收入群體幫扶需求。大力發展慈善信托,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運用慈善信托方式參與扶貧濟困等慈善活動,為慈善事業添加新動力。創建一批慈善載體,形成各具特色、內涵豐富、人人可參與的便利慈善平臺。

                                    未來,溫州民政部門將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竭力打造高水平、高效能、高品質的民政服務體系,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切實增強我市共同富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謝謝!

                                    主持人:謝謝胡局長,下面開始提問。

                                    浙江日報記者:日前,我市出臺的《關于發揮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圍繞發揮慈善作用,主要提出了哪些舉措?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正武:謝謝提問。中央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和第三次分配作用的發揮,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市出臺《關于發揮慈善作用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務實舉措,是更好發揮公益慈善作為第三次分配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我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是事關發揮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的全局工程。

                                    《行動方案》共提出具體的工作舉措5項,每項舉措都明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推進措施、完成時間和牽頭部門。

                                    一、總體要求

                                    到2025年,全市登記認定慈善組織突破260家,其中社區發展基金會50家。社會捐贈款物總額突破15億元,慈善信托資金規模突破1億元,慈善捐贈款物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達到0.16%。每萬人擁有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才24人,城鄉社區志愿服務站點覆蓋率100%。

                                    二、重點任務

                                    一是實施“守正創新、強基賦能”的慈善倍增行動。支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鼓勵和支持在外溫商、商會以及溫籍僑胞在溫設立基金(會)。大力發展慈善信托,積極探索慈善信托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發展互聯網慈善,開發運營互聯網募捐平臺。

                                    二是實施“全域全齡、造血增收”的慈善促富行動。建立低收入群體慈善幫扶機制,開展全齡友好慈善項目,通過“農村造血型幫扶基地”帶動農戶創業增收。引導慈善資金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吸納低收入家庭就業公益性崗位。

                                    三是實施“優質可及、聯動融合”的慈善惠民行動。加快慈善組織培育發展,提供更多貼近民生需求的公益慈善服務。成立社區(村)發展基金會,開展“一老一小”關愛等工作。促進慈善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提高城鄉社區志愿服務站點覆蓋率。

                                    四是實施“開放共享、監督有力”的慈善向陽行動。建立信息公開與共享機制,開展慈善組織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工作,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慈善組織公眾開放日。加強政府部門對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的監督檢查,強化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監督。

                                    五是實施“崇善行善、向上向善”的慈善文化行動。傳承弘揚溫州慈善文化,營造人人慈善氛圍,全面打響“大愛城市、誠信社會、道德高地”的溫州城市品牌。健全慈善褒揚激勵機制,依法依規對在我市慈善事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集體和項目給予褒揚。

                                    下步,全市慈善工作將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在謀劃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棋盤”上精準落子,守正創新、踔厲奮發,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之路走得更穩、更好、更遠。

                                    溫州新聞聯播記者:低收入群體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點、難點人群,請問我市針對低收入家庭幫扶,有哪些具體舉措和增收對策?

                                    市民政局副局長  曹丹艷:謝謝提問。聚焦低收入家庭定義不清、幫扶模式亟需轉型和政策資源“碎片化”等問題,我市率先探索開展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集成改革工作,促進幫扶資源與人的高效精準對接,推動低收入家庭擺脫生活困境并實現融入發展。我們主要開展了這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政策精準供給。創新劃定我市相對低收入家庭范圍(收入條件為我市低保標準3倍以內且符合規定財產條件的家庭),制定出臺《關于推進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集成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個配套政策文件,其中《溫州市相對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工作指引(試行)》清單式列出31項幫扶工作指引。同時,要求以縣為單位,出臺個性版綜合幫扶政策,將分散在各地各部門的幫扶救助類政策進行全面梳理整合,通過數據碰撞,實現供需兩端自動精準匹配,為低收入家庭制定“一戶一策”突出造血功能的個性化幫扶方案,爭取既幫到點上又扶到心里。目前,甌海、樂清兩地已出臺綜合幫扶規范性文件,其他縣(市、區)均已完成意見征集。

                                    二是建設綜合幫扶應用。上線溫州市“綜合幫扶在線”1.0版,對相對低收入家庭開展精準畫像、監測預警和供需智能匹配,上線“就業幫扶”“產業增收”“社會力量幫扶”“慈善幫扶”等場景,推進社會資源項目化、清單化管理,實現幫扶工作更智慧、更精確、更溫暖、更可持續。市民朋友可以在“浙里辦”APP搜索“綜合幫扶在線”了解相關信息,有困難的群眾也可以根據應用提示提交“相對低收入家庭”申請。屆時,我們將經過核對,由街鎮“助聯體”和網格工作人員協助困難群眾進行申報錄入,并在應用平臺上完成相關資源與困難群眾需求的匹配,完成困難群眾幫扶。

                                    三是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在開發線上系統的同時,線下同步推進縣、鄉兩級“助聯體”實體化建設?!爸擉w”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途徑,大力引導社會力量、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充實基層服務隊伍,并設立針對性幫扶項目、開設幫扶專場,有效提升基層對低收入家庭主動發現、綜合幫扶的能力。目前,各縣(市、區)均已完成縣級“助聯體”實體化建設,已整合79家社會組織、87個幫扶項目開展常態化幫扶工作。我們也會根據困難群眾需求排摸情況,動態增加社會組織,增設幫扶項目,更加廣泛開展幫扶工作。

                                    下步,我們還將堅持需求導向,根據我市相對低收入家庭高頻、共性需求,啟動“1619”接續奮斗計劃,持續深化就業、教育等應用場景開發,爭取省、市各類幫扶資源下沉,爭取早日構建形成整體智治、多跨協同的相對低收入家庭綜合幫扶新格局,切實推動我市綜合幫扶工作從兜底型向發展型轉變。

                                    主持人:謝謝,由于時間關系,提問就到這里,再次感謝今天的發布人,感謝記者朋友。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荔枝视频成人A片免费观看